敬爱的老师们、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早上好!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“宽容·仁爱”的故事,题目叫《孙秀实待人以善》。
中国有句俗话,叫做“雪里送炭真君子,锦上添花滥小人”。这说明帮助人要帮在别人急难之时,因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更需要别人的抚慰和关心。我国元朝时以”孝友”而闻名当世的孙秀实,就是这样一位雪中送炭,急人所急的人。他秉性宽厚仁慈,热心周济有困难的人。同乡王仲和曾托他作担保,向乡里的富人借钱做生意,后来因为贫穷而没有能力偿还,竟然丢下家里唯一的亲人,他年迈的父亲逃走了,从此杳无音讯。富人虽然相信秀实的为人,但因为借债人连本带利已欠下不少。又已经逃的不知所踪,不得已而向担保人孙秀实讨过好几次债。秀实的家人因此埋怨他轻信王仲和,最后落得个被人催债的下场。秀实却不以为然,反而充满同情地说:“仲和在外面一定过着不安心的苦日子,还有他家里的老父亲,实在可怜,我们得经常照看着些,才不辜负同乡的情谊啊!”于是,秀实便隔三差五的去仲和家,代他探望老父,并帮着做些力气活,有时还送些吃穿用具过去。
过了几年,仲和的父亲思念儿子,生了重病。秀实每天送去柴米慰问,仲和的父亲还是始终提不起劲来,终日流着眼泪。秀实可怜仲和的老父,不顾别人的拦阻,变卖了自己家里的田产和一些值钱的东西,好不容易代仲和偿还了全部欠债。秀实取回债契还给仲和的父亲,有请别人骑着马带上钱,寻找仲和。过了一个多月,仲和被找回来了,父子终于欢聚,仲和父亲的病也一天天好起来了。听说此事的人无不赞扬孙秀实的为人。
同学们,听完这个故事,我们就应该能理解这样一句话:不贵于无过,而贵于能改过请跟着我一起诵读一遍:不贵于无过,而贵于能改过这句话出自《改过》。意思是“一个人的可贵之处,不在于他没有过错,而在于他能改过。
在生活中,人犯了错误自己都会知道,但往往因为怕丢面子,丧失威信,而缺乏改正错误的勇气,更有甚者,一意孤行,讲错就错,这是一种怯懦的表现,实际上,勇于改错不仅不会被嘲笑,而且还会赢得别人的尊敬。